最近看到、听到身边人的一些事,有一些感概。

一、

朋友A去某外企车厂,被裁员了,很不幸,他工作还没满一年,对于一个rookie而言,在这个大环境下再继续找工作,一定充满了迷茫与艰辛吧,先祝他好好度过这段时间,找到满意的工作。 其实在网上看那么多被裁员的消息,都已经麻木了,但是真的看到身边的朋友经历了这种事,还是会感到蛮震惊与惋惜的。

二、

朋友B去某“半国企”,为什么叫半呢?因为不是纯正的国企,所以我称之为“半国企”,说难听点也可以称之为“伪国企”。最近他在我们的吹水群里说,受不了加班了,干不动了,每天加班,周六还加班,甚至五一放假都要出差,他真的受不了了。当初他也是奔着这家公司工资更高点,就去了这家公司,钱难挣屎难吃,真的是。 他最近在考虑别的出路了,比如找大专老师这种,但是很难,毕竟大家都想去。大专老师不坐班,有寒暑假,就凭这两点就已经爆杀其他工作了,虽然工资可能会低点。他甚至在犹豫要不要去大专行政岗,犹豫点在于工资很低很低,但是他说无所谓了,让自己过的轻松点就可以了。

三、

7、8、9号就是中国的高考了,想起高考那阵子有意思的一些事。

15年江苏高考的模式是3+2,即语数英+2门选修(物化/物生等),高考只计算语数英成绩+选修等级。对于理科生来说,就是语文(160),数学(160+40),英语(120),总计480分满分,物理化学按照省内同样选修的考生取前百分比作为等级划分依据。有很多考生语数英总分考了400,选修却拿了个C,这样本来分数可以上C9的,最后因为这个C,可能只能上普通本科(一些对等级要求有宽限的985除外),就很可惜。

记得很清楚,高考那阵子下雨,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望向外面发呆,突然前面的人转过头,丢给我50块钱,“哥,一会快收卷的时候,你给我瞟一眼你的卷子好不”,我人都傻了,还会有这种人啊,有点奇葩的,直接把钱丢给他(钱太少了吧(不是)),“算了吧”。

还有考完有一天下午,外面也在下雨,我睡午觉睡到四点多钟,突然被电话吵醒,同桌问我考了多少分,我有点懵,“什么多少分”,“可以查成绩了呀,班级群里都炸锅了,你快查查”,我一下惊起查成绩。查到分后,还算可以,主要是悬着很久的心终于可以下来了,怒吼了一声,然后淋着雨出门告诉爸妈成绩,反而爸妈比较坦然,“你满意那就很好了呀”。

像是记忆里这些很清晰的画面,其实还是蛮少的,现在回想起来也蛮有意思。